似 sì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部是“以”,即左边“
”是古代的农耕器具,右边“
”是人,像人用目耕作。《汉语大字典》:“甲、金文‘目’字像耕地的农具,‘以’像人用目形。”左下边是“口”,合起来表示教民农耕。小篆将“人”移到了左边,去掉了“口”。《说文》:“从人,目声。”“似”的本义是“教民农耕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义消亡。借作“相像”、“类似”。动词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与天地相似(他的胸怀与天地相类似),故不违(所以不会违背)。”现如:相似。
②由“类似”引申为“似乎”、“好像”。副词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因问陆生曰(〔尉佗〕并问陆生说):‘我孰与萧何、曹参、韩信贤(我跟萧何、曹参、韩信相比,哪一个比较贤能)?’陆生曰(陆生说):‘王似贤(您似乎比较贤能)’”。现如:似应再行研究;这个建议似乎有理。
③由“类似”又引申为“延续”、“继承”。动词。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无相犹矣(不相欺诈不相残),似续妣祖(继承先妣和先祖)。”
④虚化作介词。相当于“与”、“过”等。现作“过”的,如:人民生活一天好似一天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