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 wèi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像人站立形。下部一横表示地面。《汉字例话》:“‘位’字在甲、金文中就是‘立’字,到了小篆才加上了个单人旁,表示‘人立’就是‘位’。”“位”的本义是“站立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义为“立”取代。引申为“位置”、“方位”。名词。《孙子·虚实》:“故五行无常胜(须知五行是没有常胜的),四时无常位(四季的位置是没有不更替的)。”现如:铺位;床位;舱位;各就各位。
②由“位置”引申为“座位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“以戈杀驹伯、苦成叔于其位(用戈杀驹伯和苦成叔二人于他们的座位上)。”
③由“座位”引申为“职位”、“爵位”。名词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位尊而无功(只是因为他们爵位尊贵而没有功勋),奉厚而无劳(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)。”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贤者在位(让贤德的人处在高位上),能者在职(让能干的人担任工作职务)。”现作“职位”。如:不计名位。
④由“职位”引申为“爵次”、“等列”。名词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天子一位(天子为一个等级),公一位(公爵为一个等级),侯一位(侯爵为一个等级),伯一位(伯爵为一个等级),子、男同一位(子爵、男爵同为一个等级),凡五等(共为五个等级)。”
⑤由“职位”又引申特指“帝王或诸侯之位”。名词。《书·尧典》:“朕在位七十载(我在帝位七十年)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王年少(始皇年纪幼小),初即位(刚登上帝位不久),委国事大臣 (国家大事便委由大臣处理)。”
⑥由“座位”又引申为“对人的敬称”。如:诸位;列位;众位。
⑦由“位置”又引申指“朝廷中群臣的位列”。名词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礼(按礼节),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(在朝廷里不能越过别人的位列去相互交谈),不逾阶而相揖也(不能跨过台阶去同别人作揖)。”《礼记·燕义》:“别其等 (参与评定他们才艺的等第),正其位 (确定他们朝位的位次)。”
⑧由“位置”现引申指“算术上的数位”,即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。名词。如:个位;十位;百位;千位。
⑨因“位置”是含有数量意的,所以由“位置”又引申作量词。如:三位客人;四位老师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