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 zhēng 爭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像两只手同时抢拉一长形条状物的形状。小篆的形状与甲、金文基本相符。《汉字源流浅说》:“像两手争引一长形物如竿、绳之类。”“争”的本义是“争夺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争夺。跟别人抢着要同一个东西。动词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君子无所争(君子没有什么可争夺的事情)’。”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(公孙阏和颍考叔抢着要同一辆车子)。”现如:争先恐后;争取提前完成任务。
②由“争夺”引申为“竞争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王曰(楚王说):‘晋未可与争(我们不能够同晋国竞争)’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推此志也(推想他这种高洁的志趣),虽与日月争光可也(即使同日月比赛光辉也是可以的)。”
③由物的相争引申为语言相争,“争辩”、“争论”、“力争”。动词。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鄂侯争之急(鄂侯争论得凶),辩之疾(辩论得激烈)。”《墨子·公输》:“知而不争(知道了这个道理,却不向楚王据理力争),不可谓忠(不能说这是尽忠)。”现如:据理力争。
④由“争夺”引申为“争取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上官大夫与之同列(上官大夫和屈原的官阶相同),争宠 (在楚王面前与他争宠);而心害其能(心里很忌妒屈原的贤能)。”
⑤由“争夺”引申为“决胜负”。动词。《吕氏春秋·顺民》:“执箕帚而臣事之(执箕帚而臣事吴王),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(以便同吴王决死于一刻之间)。”
⑥由“决胜负”引申为“差”。动词。如:总数还争多少?争点儿摔了一跤。
⑦由“差”引申为“怎么”。如:争奈;争知;争忍。疑问代词。白居易《新秋》:“老去争由我(老去怎由我),愁来欲泥谁(愁来想求谁)?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