率 shuài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像绳索形。周伯琦《六书正》:“率,大索也。象形。上下两端象绞索之具,中象索,旁象麻枲之余。”小篆上下各加一横画。“率”的本义是“麻索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文消亡。引申指“捕鸟的网”。名词。《说文、率部》:“率,捕鸟毕也。”
②因“麻索”含有“线索”意,所以又引申为“遵循”。动词。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:“不愆不忘(没有过失没有忘记),率由旧章(一切遵循旧规章)。”
③由“遵循”引申为“榜样”、“表率”。名词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夫三公者(三公),百寮之率(是百官的榜样),万民之表也(也是万民的表率)。”《汉书·何武传》:“刺史古之方伯(刺史是古时候的方伯),上所委任(由皇上委任),一州表率也(是一州的表率)。”
④由“榜样”引申指“首领”、“将领”。名词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将率不能则兵弱(将帅没有才能,它的兵力就弱)。”
⑤由“首领”引申为“带领”。动词。《诗·周颂·噫嘻》:“率时农夫(带领农民百姓),播厥百谷(播种百谷勤耕耘)。”现如:率领;统率;率队;率师。
⑥由“榜样”又引申为“坦率”、“直率”。形容词。《宋史·文苑传三·曾致尧》:“致尧性刚率(曾致尧性情刚强坦率),好言事(喜欢谈论国事)。”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十二:“姚志兰喜欢他性子率(直爽),做事泼辣,从来不耍滑。”现作“坦率”。如:直率。
⑦因榜样含有“标准”意,所以由“榜样”又引申为“(按某种标准)计算”。读作lǜ。动词。《资治通鉴·晋惠帝元康九年》:“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(而且关中的人口有一百多万),率其多少(计算他们多少),戎狄居半(戎人、狄人占了一半)。”
⑧由“计算”引申为“比率”。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。读作lǜ。名词。如:速率;百分率;增长率;出勤率。
⑨由“遵循”又引申为“沿着”、“依照”。介词。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:“率彼淮浦(沿着那淮水的岸边),省此徐土(巡视这徐国的土地)。”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颂》:“诚率是道(果真依照这个办法),相天下君(辅佐天下的君主),交畅旁达(国家的政事就会畅行无阻),施及无垠(推行到无限的地方去)。”
⑩由“麻索”又引申为“不精细”、“轻易地”。形容词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路率尔而对曰(子路草率地回答说)。”现如:草率;轻率;不要轻率地处理问题。
⑪虚化作副词。相当于“一般”、“大都”、“一概”、“全都”等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