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陷 xiàn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像一人掉入陷阱形。小篆左边加“阜”,表示从高处坠入。《说文》:“陷,高下也。一曰陊也。从𨸏,从臽。臽亦声。”“陷”的本义是“陷入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陷入、坠入。动词。《易·需》:“需,须也(‘需’是等待),险在前也(是由于有险阻在前面)。刚健而不陷(刚健的下乾不陷入坎险之中),其义不困穷矣(从道理上说不会困穷)。”现如:陷到泥里去了;地陷下去了。

②由“陷入”引申指“陷阱”、“坑穴”。名词。《韩非子·六反》:“犯而诛之(如果民众犯了罪而处罚他们),是为民设陷也(这是在给民众设置陷阱)。”

③由“陷阱”引申为“埋没”、“淹没”。动词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毋使其首陷焉(不要使她的头埋没于土中)。”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水行者表深(涉水的人,须靠测量水深的标志来知其深度),表不明则陷(标志不明就会没入深水淹死)。”

④由“陷阱”又引申为“陷害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三长史皆害汤(三长史也都忌恨张汤),欲陷之(想陷害他)。”现如:诬陷。

⑤由“陷害”引申为“刺入”、“刺穿”。动词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楯与矛者(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),誉之曰(夸耀他的盾说):‘吾楯之坚(我的盾这样坚固),莫能陷也(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)。’又誉其矛曰(又赞誉他的矛说):‘吾矛之利(我的矛这般锋利),于物无不陷也(对于任何东西,它没有刺不穿的)。’或曰(有人问)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楯(用你的矛刺你的盾),何如(怎么样)?’其人弗能应也(那人就不能回答了)。”

⑥由“刺穿”引申为“攻破”、“攻克”。动词。《管子·轻重乙》“谁能陷陈破众者(谁能破阵打败敌众的),赐之百金(赏赐他百金)。”现如:冲锋陷阵。

⑦由“攻破”引申为“溃散”、“陷落”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彘子以偏师陷(彘子率领的一部分军队溃散),子罪大矣(您的罪过大了)。”《孙子·地形》:“吏强卒弱(将吏强悍而士卒懦弱),曰陷(这叫失陷之军)。”

⑧由“溃散”引申为“过失”。名词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齐闾丘来盟(齐国大夫闾丘明来结盟),子服景伯戒宰人曰(子服景伯告诫接待的官员说):‘陷而入于恭(如果有过失,就表现出恭敬的样子)。’”

⑨由“攻破”又引申为“坏”。动词。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:“虽有江河之险则凌之(即使有江河的险阻也越过它),虽有大山之塞则陷之(纵然有大山的堵塞也踏坏它)。”《天工开物·陶埏·砖》:“车马践压(车马践踏碾压),不能损陷(不能损坏)。”

⑩由“坏”引申为“缺少”、“不足”。形容词。《淮南子·缪称》:“满如陷(他们都从盈满中看到了不足),实如虚(在充实中感到了空虚),尽之者也(因为他们要求自己尽善尽美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9 11:53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