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 zhōu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像一小船的俯视图形。小篆由甲骨文、金文变化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舟,船也。刳木为舟。”“舟”的本义指“小船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小船。名词。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汎彼柏舟(荡着那柏木小船),亦汎其流(随波上下在那河中流)。”
②由“小船”引申泛指“船”。名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假舟楫者(凭着船和桨渡水的人),非能水也(不是会游泳),而绝江河(却能横渡江河)。”现如:轻舟;一叶扁舟。
③由“船”引申为器物名。名词。①因“船”是被水托起来的,所以搁器物的托盘称为“舟”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尊彝》:“裸用鸡彝、鸟彝,皆有舟(盛装整只鸡、鸟的祭器,都是舟盘)。”②酒器名。苏轼《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》:“明当罚二子(明天该罚你二人),已洗两玉舟(已经洗好了两个玉舟杯)。”
④由“船”又引申为“以船渡水”、“乘船”、“操舟”。动词。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就其深矣(靠近深水区),方之舟之(用筏渡河用船渡水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