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盖 gai 蓋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上部是“艸”,这里指盖房屋的茅苫草;下部是“盇”,表声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隶变时,“盇”变作“盍”。《说文》:“盖,苫也。从艸,盇声。”“盖”的本义指“盖屋的茅苫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盖屋的茅苫。名词。《说文·艸部》:“盖,苫也。”

②由“盖屋的茅苫”引申泛指“用白茅等编织的覆盖物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(你的祖父吾离身穿茅苫衣,头戴荆棘帽),以来归我先君(前来归附我的先君)。”

③由“用白茅等编织的覆盖物”引申指“器物的盖子”。名词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故以天为盖(所以,用天穹作盖子),则无不覆也(就没有什么不能覆盖);以地为舆(用大地作车子),则无不载也(就没有什么不能承载)。”现如:锅盖;瓶盖。

④由“器物的盖子”引申指“伞”。名词。《淮南子·兵略》:“暑不张盖(暑热的夏天不张伞),寒不被裘(寒冷的冬天不穿皮裘),所以程寒暑也(这样来和士卒同受冷热)。”

⑤由“器物的盖子”又引申指“车盖”。名词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轮人为盖(轮人制作车盖)……盖已崇(车盖太高),则难为门也(一般的门就通不过去);盖已卑(车盖太低),是蔽目也(要遮住乘车者的视线)。是故盖崇十尺(所以车盖的高度定为十尺)。”

⑥由“器物的盖子”又引申指“动物背部的甲壳”。名词。如:螃蟹盖儿;乌龟盖儿;甲鱼盖儿。

⑦由“覆盖物”又引申为“加在上面”。动词。《墨子·备穴》:“盆盖井口(用大盆盖住井口),毋令烟上泄(不要叫烟火上冒旁通)。”现如:盖章;盖印;盖戳;盖被。

⑧由“加在上面”引申为“超值”、“胜过”、“压倒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人迹所至(只要人们足迹所能到达之处),无不臣者(没有不俯首称臣的)。功盖五帝(他的功劳胜过五帝),泽及牛马(连牛马都分享到他的恩惠)。”现如:盖世无双;功盖天地。

⑨由“覆盖物”又引申为“遮蔽”、“掩盖”。动词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万变其情岂可盖兮(感情变化无常岂能掩盖啊),孰虚伪之可长(哪有虚情假意可以长久)!”

⑩虚化作副词、连词、语气词。相当于“大概”;“大半是”、“原来是”、“不外乎”;“总的说来”、“一般来讲”等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4:42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