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fǎn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上部是“彳”,表示行走;左下部是“止”,指脚;右边是“反”,有“转到相反的方向”意。合起来,表示“还”。小篆与金文相似。《说文》:“返,还也。从辵,从反,反亦声。”“返”的本义是“还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还、回归。也作“反”。动词。《孙子·行军》:“粟马肉食(敌人以粮喂马,杀牲口吃),军无悬缻(军中没有悬着的吸水器),不返其舍者(不回归他们营舍的),穷寇也(那是处于穷途末路的敌人)。”崔颢《黄鹤楼》:“黄鹤一去不复返(黄鹤这一去将不再回返),白云千载空悠悠(人们能看到的,唯有那千载漂浮不尽的白云,还在楼头荡荡悠悠)。”现如:往返;一去不复返。
②由“还”引申为“归还”。动词。《搜神记》卷四:“俟汝至石头城(待你到了石头城),返汝簪(归还你簪子)。”
③由“归还”引申为“更换”。动词。《吕氏春秋·慎人》:“孔子烈然返瑟而弦(孔子昂然更换琴瑟弹奏),子路抗然执干而舞(子路也士气高昂地手拿楯舞蹈)。”
④由“还”又引申为“回转”、“折回”。动词。王维《鹿柴》:“返影入深林(太阳已落下山冈,余晖返照进幽深的树林),复照青苔上(又在林间的青苔上面,投下斑斑驳驳的光影)。”现如:阳光返照。
⑤因“还”含有“转到相反的方向”意,所以由“还”又引申为“违反”。动词。《论衡·案书》:“言多怪( 《左传》记了许多怪事),颇与孔子‘不语怪力’相违返也(稍与孔子‘不谈论怪异暴力’相违背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