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 rán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右边是“犬”;左边上部是“月”,即“肉”,下部是“火”。合起来,火烤狗肉,表示引火点着,燃烧。小篆将“犬”移到了右上部,变成了上“肰”下“火”。《说文》:“然,烧也。从火,肰声。”“然”的本义是“燃烧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燃烧。后作“燃”。动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凡有四端于我者(凡是具备了这四种开端的人),知皆扩而充之矣(都应该把它们扩大充实起来),若火之始然(它们会像刚刚燃起的火焰一样),泉之始达(会像开始流出的泉水一样)。”《墨子·备穴》:“穴中与适人遇(在隧道中与敌人相遇),则皆圉而毋逐(就只抵抗而不要驱赶敌人),且战北(并且可以假装败退),以须炉火之然也(以等待炉火的燃烧)。”
②借作“是”、“对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然(对),有是言也(有这个话)。’”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虎以为然(老虎认为狐狸说的对),故遂与之行(所以就跟它一块儿走)。”现如:不以为然。
③借作代词。相当于“如此”、“这样”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河内凶(黄河以北遭了饥荒),则移其民于河东(我便调动那里的一部分百姓到黄河以东去),移其粟于河内(调运黄河以东的粮食到黄河以北来);河东凶亦然(黄河以东遭了饥荒,我也这样做)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干越夷貉之子(南方吴越地区和北方夷貉地区的婴儿),生而同声(初生时哭声相同),长而异俗(长大后风俗不同),教使之然也(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)。”现如:当然;所以然;快走吧,不然就迟到了。
④虚化作副词、连词、助词、语气词。相当于“便”、“就”;“然而”、“但是”;“……的样子”、“……一样”、“……似的”;不译等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