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 kě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左下部是“口”,本指发声器官,这里用“口”表示“许可”; 右上部即“丂”,表声。金文和小篆与甲骨文相似。《说文》:“可,肎也。从口、丂。”“可”的本义是“许可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许可、应允。动词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谓王良(告诉王良),良不可(王良不同意)。”现如:认可;可否。
②由“许可”引申为“肯定”。动词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大夫辞之(大夫们请求赦免尹铎),不可(赵简子不肯)。”
③由“许可”又引申为“是”、“行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师劳力竭(军队劳顿,兵力耗竭),远主备之(远方的君主对此有所防备了),无乃不可乎(恐怕不行吧)?”
④由“行”引申为“适合”。动词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其犹柤梨橘柚邪(恐怕就像柤、梨、橘、柚四种酸甜不一的果子吧),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(它们的味道彼此不同,然而却都很适合人们胃口)。”现如:可心;可意;饭菜可口。
⑤由“行”又引申为“可以”。动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锲而不舍(雕刻下去不释手),金石可镂(连金石也可以雕刻)。”现如:根可食,叶可入药。
⑥由“行”又引申为“该”、“应该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及平长(等到陈平长大),可娶妻(该娶妻子),富人莫肯与者(有钱人中却没有肯把女儿嫁给他的)。”
⑦由“许可”又引申为“值得”。动词。王安石《伤仲永》:“自是指物作诗立就(从这以后,指定一样东西让方仲永写诗,他可以马上写成),其文理皆有可观者(而且那诗的文辞意境都有值得观看的地方)。”现如:可爱;可憎;可恶;可怜。
⑧由“许可”又引申为“能够”。动词。《论衡·率性》:“人之性(人的德性),善可变为恶(善的能变成恶的),恶可变为善(恶的也能变为善的)。”
⑨虚化作副词。相当于“大约”、“哪”、“却”等。现如:你可知道;大家很累,可都很愉快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