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士 shì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和小篆是个指事字,用以指“能胜工作的男子”。《说文》:“士,事也。从一,从十。孔子曰:‘推十合一为士。’”“士”的本义是“能胜任工作的青年男子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由“能胜任工作的男子”引申特指“未婚的青年男子”。名词。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:“以介我稷黍(用来助长稷和黍),以谷我士女 (用来教养我男女)。”《易·大过》:“枯杨生华 (就像枯萎的杨树开花),老妇得士夫(老妇嫁给未婚的青年男子),无咎无誉(即或无咎,也不会光荣)。”

②由“能胜任工作的男子”又引申为“男子的美称”。名词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(大丈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),任重而道远(因为他负担沉重,路程遥远)。”现引申为“对人的美称”。现如:志士;壮士;烈士;战士。

③由“能胜任工作的男子”又引申为“具有某种品质或某种技能的人”。名词。《谷粱传·成公元年》:“古者有四民 (古时候有四种民众):有士民(有学道艺、习武勇的人),有商氏 (有商人),有农民 (有农民),有工民(有工人)。”

④由“男子的美称”又引申为“知识分子的通称”。名词。《论衡·实知》:“故智能之士(所以即使有智能的知识分子),不学不成(不学就没有成就),不问不知(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)。”现如:学士;硕士;博士。

⑤由“能胜任工作的男子”又引申为“奴隶主贵族的一个等级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 (诸侯的贵族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),凡五等(共有五个等级)。”

⑥由“奴隶主贵族的一个等级”引申为“官吏的通称”。名词。《诗·周颂·清庙》:“济济多士 (济济朝臣美容仪),秉文之德(秉承执行王德教)。”

⑦由“能胜任工作的男子”又引申为“士兵”。名词。《老子》第六十八章:“善为士者不武(善于带兵的人不轻易动武)。”现引申为“军衔的一级”。如:上士;中士;下士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7:44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