鬲 lì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像一只上有盖子,下有三足,中间能装东西的烹饪用具。小篆由甲、金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鬲,鼎属……像腹交文,三足。”“鬲”的本义指“古代炊具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古代炊具。名词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:“鬲收九牧之金(大禹收集九州的黄铜),铸九鼎(熔炼浇铸了九鼎),其空足曰鬲(其中三个足是中空的叫鬲)。”
②由“古代炊具”引申指“古代丧礼用的一种瓦瓶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陶人出重鬲(陶人供应瓦瓶),管人受沐(管人接过御者准备好的洗头水)。”
③借指“鬲俞”。针灸穴位名,在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。读作gé。名词。《三国书·魏书·华佗传》:“太祖苦头风(太祖患头风),每发(每次病发),心乱目眩(心跳紊乱,眼目昏花),佗针鬲(华佗就给太祖针灸鬲俞穴位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