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 huì 會;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端像盖子,下端像釜甑,中间像甑箅及谷米形,合起来盖、甑、箅合在一起,成为一套蒸具。甑盖加于甑上叫会。小篆下部发生讹变,底儿变成了“日”。《说文》:“会,合也。从亼,从曾省。”“会”的本义是“合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合、会合。动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雷夏既泽(雷夏也已经成了湖泽),澭、沮会同(澭水和沮水会合流进了雷夏泽)。”现如:会师;会审;会齐。
②由“会合”引申为“有一定目的聚会或集会”。动词或名词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数日 (过了几天),号会召三老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(陈胜下令召集乡官、地方名流一起来聚会议事)。”现如:开会;辩论会;报告会;晚会;年会。
③由“聚会”引申为“为一定目的成立的团体或组织”。名词。如:工会、农会、学会。旧引申为“民间一种小规模的经济互助形式”。名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。”
④由“聚会”又引申为“大城市”。名词。如:都会;省会。
⑤由“会合”又引申为“相会”、“会见”、“会面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(我曾经跟随大王和燕王在边境上相会)。”现如:会客;你会过他没有?又引申为“对”。如:会话。
⑥由“对”引申为“能”、“熟习”、“擅长”。动词。《镜花缘》第二十六回:“那知并不值钱之物,倒会(能) 治病。”现如:会英语;会游泳;会吹口琴。
⑦由“能”、“熟习”引申为“理解”、“领悟”。动词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简林入华林园 (简文帝走进华林园),顾谓左右曰(环顾左右的人说):‘会心处(令人心领神会的地方),不必在远(不一定要距离城市很远很远)。’”现如:体会;意会;领会;会意;误会。
⑧因“相会”是有一定时间的,由此又引申为“时机”、“机会”。名词。《论衡·命禄》:“逢时遇会(而是他正巧碰上时机),卓然卒至(好事便异乎寻常地突然降临)。”
⑨由“会合”又引申为“器盖”。名词。《仪礼·士虞礼》:“命佐食启会 (命佐食启盖)。”
⑩借作“计算”,泛指“算账”。读作guài(今读作kuài)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谁习计会(谁通晓算账),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(能替我田文到薛地去催收欠债呢)?”现引申作“总计”。如:会计。又引申为“付钱”。如:会账;饭钱我会过了。
⑪虚化作副词。相当于“正好”、“一定”、“将要”等。现如:不要急,病会(将要) 好的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