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 jī 鷄;雞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左边
是“奚”,右边是“鸟”。因古代“奚”与“鸡”读音相近,所以连起来成为一个左声(奚)右形(鸟)的形声字;同时也表明鸡属鸟类。金文把左边的“奚”省掉了,很像一只头朝左引颈长鸣的大公鸡。小篆又将左边还原成甲骨文的“奚”字,右边的鸟写成“隹”或“鸟”。《说文》:“鸡,知时畜也。从隹,奚声。”“鸡”的本义指报时的“公鸡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报时的公鸡。名词。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女曰鸡鸣(妻子说:‘公鸡叫了。’),士曰昧旦(丈夫说:‘天刚蒙蒙亮。’)”。现如:鸡叫头遍了。
②由“公鸡”引申泛指“鸡类家禽”。名词。《诗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:“鸡栖于埘(鸡儿已住进鸡窝),日之夕矣(太阳西落),羊牛下来(牛羊回转走下坡)。”现如:鸡鸭成群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