府 fǔ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面是“广”,指房屋;“广”下是“人”、“手(寸)”、“贝”。“贝”指钱财。合起来,人拿有钱财在屋里,表示该房屋是放钱财的处所。《常用汉字详解字典》:“从贝,与钱财有关……本义是放钱财的库。”小篆省去了“贝”。“府”的本义是“储藏钱财的地方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储藏钱财的地方、府库。名词。《商君书·去强》:“仓府两虚(粮仓金库都会空虚),国弱(国家也就会削弱)……仓府两实(粮仓金库就都充实),国强(国家也就会强盛)。”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民虽不由田作(百姓即使不从事田间劳作),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(枣和栗子的果实也足够让百姓们食用),此所天府也(这就是所说的天然的府库)。”现如:府库充实。
②由“储藏钱财的地方”引申为“储藏文书的地方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藏于盟府(〔受勳的记〕藏在收藏盟书的地方)。”
③由“府库”又引申指古代“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”。名词。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:“五曰府(第五是府),掌官契(掌管官契)。”
④由“府库”又引申为“聚集”。动词。《书·吕刑》:“狱货非宝(狱讼接受贿赂不是好事),惟府辜功(那是聚罪的事),报以庶尤(我将以众人犯罪来论处这些人)。”
⑤由“聚集”引申为“聚集的地方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吾不为怨府(我不充当怨恨聚集地的角色)。”现如:学府;乐府。
⑥由“府库”又引申指“官署”。名词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宫中府中(皇宫里面的侍臣和丞相府里的官员),俱为一体(都是一个整体)。”现如:官府;政府。
⑦由“官署”引申指“旧时行政区划的名称”。名词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一》:“京兆府京兆郡本雍州(京兆府、京兆郡原来是雍州),开元元年为府(到开元元年改作府)。”
⑧由“官署”又引申指“达官贵人的住宅”。名词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于东是宁国府,于西是荣国府。”
⑨由“达官贵人的住宅”引申为“对别人住宅的敬称”。名词。巴金《寒夜》十三:“我内人活着的时候,就说过要到府上去拜望大嫂。”
⑩因“府”有“储藏”意,所以由“府库”又引申为“腑脏”。后作“腑”。名词。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:“凡人三百六十节(人都有三百六十个骨节),九窍五藏六府(有九窍、五脏、六腑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