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 mào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边像帽形;右边是“目”。合起来,表示帽戴在头上。小篆将帽放在“目”上面,示意更明显。徐灏《说文解字注笺·月部》:“冒,即古帽字。月之形略,故从目作冒。”“冒”的本义指“帽子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帽子。后作“帽”。名词。《汉书·嶲不疑传》:“衣黄襜褕(穿黄色短衣),着黄冒(戴黄色帽子)。”
②由“帽子”引申为“覆盖”。动词。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:“日居月诸(太阳和月亮),下土是冒(日夜覆照大地上)。”
③由“帽子”又引申为“顶着”、“冒着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触白刃,冒流矢(纵使冒着被刀刃、流矢所伤),义不反顾(也义无反顾),计不旋踵(永不退缩)。”现如:冒险;冒死;冒雨。现引申为“往上升”、“向外透”。如:冒火;冒烟;冒气;冒泡;冒汗。
④由“顶着”引申为“干犯”、“触犯”。动词。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有纵君而无谏臣(有放纵的君主而没有敢直谏的臣子),有冒上而无忠下(有干犯的高官而没有忠诚的下级)。”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稍近(老虎又稍微挨近驴子),益狎(进一步戏弄驴),荡倚冲冒(放肆地挨擦冲撞触犯驴)。”现如:冒犯。
⑤由“触犯”引申为“贪”。动词。《书·泰誓上》:“今商王受(现在商纣王),弗敬上天(不尊敬上天),降灾下民(降祸灾给下民)。沉湎冒色(他嗜酒贪色),敢行暴虐(敢于施行暴虐)。”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贪于饮食(喜欢吃喝),冒于货贿(贪求财货)。”
⑥由“顶着”又引申为“轻率”。形容词。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·建安十三年》:“此数者用兵之患也(这几件事都是用兵的大忌),而操皆冒行之(但是曹操都轻率地干了)。将军擒操(将军活捉曹操),宜在今日(现在正是时候)。”现如:冒失;冒昧。
⑦由“轻率”引申为“假充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青同母兄卫长子(卫青的同母兄叫卫长子),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(而姐姐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获得天子的宠幸),故冒姓为卫氏(所以假冒姓卫,字仲卿)。”现如:冒充;冒名;冒领;冒牌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