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2 xì 係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
甲骨文像用绳索缚人的颈部形。金文和小篆变成左边是“人”,右部是“系”。于省吾《甲骨文字释林》:“甲骨文‘係’字像用绳索以缚系人的颈部。”“系2”的本义是“系颈 (吊颈)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义消亡。引申为“拴结”、“捆绑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献子以朱丝係玉二瑴(中行献子用朱丝系着两对玉)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子婴即系颈以组(子婴脖子上绑着丝带),白马素车(领着白马素车),奉天子玺符(捧着天子的印信),降轵道旁(在轵道旁投降)。”
②由“捆绑”引申为“系物的带、绳”。名词。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:“素丝为笼係(青丝为笼带),桂枝为笼钩(桂枝作笼钩)。”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係方绝(绳子快要断了),又重镇之(又再跟它加上重量)。”
③由“带”、“绳”引申为“继续”、“连接”。动词。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诗八首·阮瑀》:“倾酤係芳醑 (倾囊买酒继续饮美酒),酌言岂终始(斟酌章句那有始终)。”
④由“带”、“绳”又引申为“维系”、“关联”。动词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善始善终(善生善死),人犹效之(人尚且效法它),又况万物之所係而一化之所待乎(又何况万物之所关联而一切变化之所依赖的哪)!”现作“关联”。如:干系。
⑤由“关联”引申为“属”、“是”。动词。关汉卿《窦娥冤》:“若係(是) 冤枉,刀过头落,一腔热血休滴在地下,都飞在白练上。”现如:确系实情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