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 huán 還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下部左边是“彳”,右边是“止”,即脚趾,均有行走意,这里表示往回走;上部是“睘”,表声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还,復也。从辵,睘声。”“还”的本义是“返回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返回。动词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攻之不克(进攻郑国不能取胜),围之不继(包围郑国又没有后援部队),吾其还也(我们还是退兵回去吧)。”现如:还家。
②由“返回”引申为“交还”、“归还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诸侯振惊(诸侯十分惊恐),皆还齐侵地(都把他们所侵掠齐国的土地交还给齐国)。”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计日以还(约定日期按期归还)。”
③由“交还”引申为“偿还”、“还债”。动词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四折:“店小二哥,还(偿还) 你房钱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二回:“张俊民还(偿付) 了面钱,一齐出来。”现作“还债”。如:还钱。
④由“交还”又引申为“回报”、“回击”。动词。《老子》第三十章:“以道佐人主者(用道辅佐君主的人),不以兵强于天下(不靠武力逞强于天下),其事好还(用兵这种事情,很容易得到报应)。”鲁迅《三闲集·序言》:“往往给我十刀,我只还(回击) 他一箭。”现如:还礼;还手。
⑤由“返回”又引申为“旋转”。读作xuán。动词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夫寻常之沟 (小水沟里),巨鱼无所还其体(大鱼没有办法回转它的身体),而鲵䲡为之制 (可是小小的泥鳅却能转身自如)。”
⑥虚化作副词。相当于“立即”、“仍然”、“却”、“已”、“又”、“更加”、“还”等。现作“仍然”、“又”的如:废物还可以利用;这出戏真好,看了一遍还想看一遍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