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 tí 題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边是“是”,表声;右边是“页”,即“头”,这里指额头。小篆与金文相似。《说文》:“题,额也。从页,是声。”“题”的本义指“额头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额头。名词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南方曰蛮(住在南方的叫蛮人),雕题交趾(他们额头上刺着花纹,走路时两脚拇趾相对而行),有不火食者矣(其中有不吃熟食的人)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弟子曰(〔詹何的〕学生说):‘是黑牛而白题(这是一头黑牛,但它的额头是白色的)。”
②由“额头”引申为“物体的一端”。名词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堂高数仞(殿堂阶级几丈高),榱题数尺(屋椽子头几尺宽),我得志(如果我得志),弗为也(就不会这样做)。”
③由“额头”引申为“题目”。名词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谢看题(谢安看了看题目),便各使四坐通(就请在座诸人各自叙说一番)。”沈义父《乐府指迷·物忌犯题字》:“泳物词(泳诵物的词),最忌说出题字(最忌讳说出题目字)。”现如:命题;出题;主题;难题;文不对题;离题太远。
④由“题目”引申为“问题”。名词。梁启超《谈判与宣战》:“专靠摇旗呐喊的示威运动,就想立刻解决百年来盘根错节的宿题(问题),天下断没有这样便宜的事。”现引申指“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”。如:试题;算题;几何题;物理题;问答题。
⑤由“题目”又引申为“写上”、“签署”。动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画了三十四幅花卉,都题(写)了诗在上面。”现如:题诗;题字;题名;题纪念册。
⑥由“题目”又引申为“品评”、“评论”。动词。李白《上韩荆州书》:“一经品题(一经品评),便作佳士(便作佳士)。”
⑦借作“看”。读作dì。动词。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:“题彼脊令(请你看看那脊令),载飞载鸣(一面飞来一面鸣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