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康 kāng 糠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和金文上部像簸箕类用具,下部四点表示簸箕搧出的米糠。小篆在左右两侧加了上举簸箕的两只手,并将四点写成“米”。隶变时,作“康”。后来,“康”当“谷皮”讲时,左边加“禾”,写成“穅”。在废除异体字时,考虑到“米”比“禾”更接近“谷皮”,所以作“糠”。《说文》:“康,穅或省。”“康”的本义指“米糠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米糠。后作“糠”。名词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二舍共一井爨(两亭共用一处井灶),灰、康、秕、秠、马失皆谨收藏之(灰、糠、秕谷、谷皮、马屎等要小心收藏着)。”

②由“米糠”引申为“空”、“虚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酌彼康爵(把那空杯来斟下),以奏尔时(以献你所尊敬者)。”

③由“空”、“虚”引申指“荒年”。名词。《谷粱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四谷不升谓之康(谷物长得不好,就称为康)。”贾谊《忧民》:“五岁小康(五年会遇上一个小荒年),十岁一凶(十年会遇上一个灾荒年),三十岁而大康(三十年会遇上一个大荒年)。”

④借作“安乐”、“安定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唐风·蟋蟀》:“无已大康(行乐不要太过度),职思其居(想想工作怎样搞)。”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如有不由此者(如果有不照此去做的人),在埶者去(即使有势位也要被罢黜),众以为殃(众人就会视他为祸害)。是谓小康(这样的社会叫做‘小康’社会)。”

⑤由“安乐”引申为“和悦”、“和谐”。形容词。《书·洪范》:“而康而色,曰(假若他们和悦温顺地说):‘予攸好德(我遵行美德)。’汝则锡之福(你就赐给他们好处)。”

⑥由“和悦”引申为“健康”。形容词。《古诗·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命如南山石(愿您的寿命像南山石一样久长),四体康且直(愿你的身体永远健康硬朗)。”现如:康乐。

⑦由“安乐”又引申为“逸乐”、“淫乐”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予告汝训汝(我要告诉你们,开导你们)。猷黜乃心(可克制你们私心),无傲从康(不要傲上,不要追求逸乐)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狡躁康荒(性情凶暴,淫乐迷乱),不爱民力(不爱惜民力)。”

⑧由“安定”又引申为“富裕”。形容词。白居易《和五月三十日四十韵》:“杭土丽且康(杭州的土地美丽而富饶),苏民富而庶(苏州的百姓富裕而众多)。”

⑨因富裕必有发达的交通,所以由“富裕”引申指“四通八达的大路”。名词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》:“粟米尽于氓(只见宴子家里的粮食已全部分给了灾民),任器存于陌(装载粮食的器具存放在路旁),公驱及之康内(景公又驱赶车追到到大路上,追上了宴子)。”现如:康庄大道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4:45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