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翼 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上面是“飞”或“羽”,用以表示翅膀;下面是“異”,表声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翼,羽支也。从飞,異声。”“翼”的本义是“翅膀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翅膀。名词。《易·明夷》:“明夷于飞,垂其翼(光明的品德受到损害,像一个正在飞的鸟儿却垂下了翅膀)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王独不见乎蜻蛉乎(大王难道没有看见蜻蜓吗)?六足四翼(它有六只脚四只翅膀),飞翔乎天地之间(飞翔在天地之间)。”现如:鸟翼;蝉翼。

②由“翅膀”引申为某些“翅状物”。名词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居三代之传器(窃取三代的传国宝器),吞三翮六翼(侵吞九鼎。注:翼,鼎耳),以高世主(来傲视其他国君),非贪而何(不是贪心又是为了什么呢)?”现如:机翼。

③由“翅膀”又引申为“两侧”。名词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知伯军救水而乱(知伯的军队因救水大乱),韩、魏翼而击之(韩国、魏国的军队由两侧夹击)。”现如:左翼;右翼;侧翼。

④由“两侧”引申为“辅助”。动词。《书·益稷》:“予欲左右有民(我想帮助百姓),汝翼(你辅佐我)。”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保也者(保氏的职责),慎其身以辅翼之(是辅助慎护太子的身体),而归诸道者也(并使太子的思想行为合于道德的规范)。”

⑤由“翅膀”又引申为“遮蔽”、“保护”。动词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诞置之寒冰(把他放在寒冰上),鸟复翼之(大鸟展翅暖着他)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伯亦拔剑起舞(项伯也连忙拔剑起舞),常以身翼沛公(常常用自己的身体遮住刘邦)。”

⑥由“保护”引申为“恭敬”。形容词或动词。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:“有严有翼(既威严又恭敬),共武之服(共赴战难向远方)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夫道成命者(那歌唱定命),而称昊天(而称是皇天授予),翼其上也(这是敬奉上天啊)!”

⑦借指“星名”。二十八宿之一。名词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孟秋之月(孟秋七月),日在翼(太阳运行于翼星的位置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7 3:46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