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华 huá 華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上部像花叶下垂形,下部是花蒂。小篆虽有较大变化,但仍像花形。《说文》:“华,荣也。从草,从。”徐灏笺:“華亦一字。”“华”的本义是“花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花、花朵。后作“花”。名词。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(桃树含苞满枝杈),灼灼其华(红霞灿烂一树花)。”

②由“花朵”引申为“开花”。动词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(仲春之月)始雨水(二月开始下雨),桃始华 (桃树开始开花),仓庚鸣 (黄鹂鸟开始鸣叫)。”

③由“花朵”又引申为“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”。名词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华者(脉跳得轻浮柔弱像花一样),令人善恐(令人十分惊恐)。”

④由“花朵”又引申为人的头发“花白”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华发隳巅(一直到头发花白秃顶),而犹弗舍者(而还坚持修身不停的),其唯圣人乎(大概只有圣人吧)!”

⑤由“花朵”又引申为“华丽”、“美丽”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华而不实(外表美丽而内里空虚),耻也(是可耻的)。”《论衡·自纪》:“论贵是而不务华(议论问题贵在内容正确而不应追求辞藻华丽)。”

⑥由“美丽”引申为“彩色的”。特指雕绘或装饰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《书·顾命》:“牖间南向 (门窗间朝南的位置),敷重篾席(铺设着双层竹席),黼纯(饰着黑白相间的丝织花边),华玉 (陈设彩色的玉器),仍几(用无饰的几案)。”

⑦由“彩色的”引申为“黄色”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杂带(大带的镶边),君朱绿(国君在腰围部分用朱红色,绅用绿色),大夫玄华(大夫外面用黑红色,里面用黄色)。”

⑧由“华丽”又引申为“光彩”、“光辉”。读作huá。名词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一:“日月光华(太阳月亮的光辉),旦复旦兮(日复一日啊)。”

⑨因“光辉”常指日月的光,所以由“光辉”又引申为“时光”。读作huá。名词。庾信《竹杖赋》:“并皆年华未暮(他们都年岁未老),容貌先秋(容貌却先衰了)。”

⑩由“时光”引申为“年少”、“年轻”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刘遵《应令舞》:“倡女多艳色(歌女多貌美),入选尽华年(入选尽少年)。”

⑪由“光辉”又引申为“繁盛”、“荣华”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有功者荣(有军功的很荣耀),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(没有军功的即使富有也无荣华)。”

⑫由“荣华”引申为“使荣华”。读作huá。动词。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留灵修兮憺忘归(为灵修而留啊安而忘归),岁既晏兮谁华予(年岁己经老了有谁还会使我荣华)!”

⑬由“荣华”又引申为“豪华”、“奢侈”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开善寺》:“况我魏天王(何况我大魏天王),不为华侈(不搞豪华奢侈)。”

⑭由“豪华”引申为“虚华”、“浮华”。读作huá。形容词。《老子》第三十八章:“前识者(所谓‘光君之明’这回事),道之华(乃是大道的虚华),而愚之始也(也是愚昧的开始)。”

⑮由“华丽”又引申为“文采”。读作huá。名词。《文心雕龙·征圣》:“然则圣文之雅丽(那么圣人的文章内容正确,文采华丽),固衔华而佩实者也(原本是有文采有内容的)。”

⑯借指“中国”或“中华民族”。古称华夏,初指中原地区,后指全部领土。简称华。读作huá。名词。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裔不谋夏(边远不能图谋中夏),夷不乱华(东夷不能搅乱华人)。”现如:中华;华中;华南;华侨;华人。

⑰因华人使用汉语,所以由“中华”引申为“汉语的简称”。读作huá。名词。如:华语;华英辞典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4 9:48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