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丝  絲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像两根并列的丝绳。金文的绳形少了两个扭结。小篆将扭结变成了圆圈。《说文》:“丝,蚕所吐也。从二纟。”“丝”的本义是“蚕丝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蚕丝。名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厥贡漆丝(这里的贡物是漆和蚕丝),厥篚织文(还有用竹筐装着的彩绸)。”

②由“蚕丝”引申为“丝织品”。名词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天下已平(等到天下平定以后),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(高祖就开始抑制商人,下令做买卖的不能穿丝织衣服,不能乘车)。”

③由“蚕丝”又引申为“像丝一样的东西”。名词。李白《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》:“疏杨挂绿丝(稀疏的杨树已挂上绿色丝条)。”现如:蛛丝;铁丝;钢丝;铜丝。

④因弦乐器的弦具有丝的性质,所以古代弦乐器称丝。名词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浔阳地僻无音乐(浔阳荒凉偏僻没有音乐),终岁不闻丝竹声(整年都听不到弦管之声)。”现如:丝弦。

⑤由“蚕丝”又引申“喻事物的细微”。形容词。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文宗大和九年》:“于是平生丝恩发怨(于是对平生极小的恩怨),无不报者(都一一回报)。”

⑥由“蚕丝”又引申作计算长度、容量、重量的微小单位。量词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24 7:44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