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令 lìng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上部像木铎形,下部是一跪跽之人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A即今之省,像木铎形,A为铎身,其下之短横为铃舌。古人振铃以发号令,从卩乃以跪跽之人表受命之意。”金文和小篆由甲骨文变化而来《说文》:“令,发号也。从亼卪。”“令”的本义是“命令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命令。动词。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倒之颠之(衣裳穿颠倒了),自公令之(是因为公家向他发出命令)。”《三国书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今操已拥百万之众(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),挟天子以令诸侯(挟持天子向诸侯发出命令)。”

②由“命令”引申为“使”、“让”、“叫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于是孙子谓田忌曰(于是孙膑对田忌说):‘君第重射(你只管下最大的赌注),臣能令君胜(我有把握使你得胜)。’”又《项羽本纪》:“吾令人望其气(我曾叫人去看了他驻地上空的云气),皆为龙虎(都是龙虎的样子)。”现如:令人生畏;令人起敬;令人兴奋。

③特指“法令”。名词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王使屈平为令(您叫屈原制定法令),众莫不知(大家没有一个不知道的)。”现如:遵守法令;明令规定。

④因“命令”发出后,必须服从,所以引申为“听从”。读作líng。动词。《吕氏春秋·为欲》:“故古之圣王(所以古时候的圣明君主),审顺其天而行欲(小心谨慎地顺应自然规律而做他们想要做的),则民无不令矣 (那么百姓没有不听从的)。”

⑤取“命令”的“发出人”意,引申为“官名”。名词。①指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。如: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下》有尚书令、大司农令、郎中令等。②指县一级的行政长官。如:县令。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杀守劫令而并起(杀害郡守和劫持县令的事都一起发生)。”

⑥因“命令”有“按时而到”意,所以又引申为“时令”、“季节”。名词。现《镜花缘》第三十九回:“喜得正是小阳春当令。”

⑦一年四季春荣夏茂,秋收冬藏,给人带来许多美好的希望,因而由“时令”、“季节”又引申为“美好”、“善”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巧言令色(花言巧语,外表华美的人),鲜矣仁(是很少仁德的)。”

⑧由“美好”引申为敬称。《古诗·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不堪吏人妇(不配做吏人的妻子),岂合令郎君(哪里能合您贵公子的心意呢)。”古代称人的哥哥为“令兄”,称人的父亲为“令尊”。

⑨帝王对臣民下达的命令,往往都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,因而又引申作“文体名”。“诏令”、“文告”。名词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命为制 (皇帝诏命叫制),令为诏(皇帝的诏令叫诏)。”

⑩由“文体名”又引申为“词调、曲调名”。“小令”,又称令曲。名词。一般字少调短,如词中的《十六字令》《如梦令》,元曲中的《叨叨令》。

⑪由“曲调名”又引申为“酒令” (饮酒时做的可以分输赢的游戏)。名词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:“凤姐儿忙走至当地,笑道:‘既行令,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才好。’”

⑫虚化作连词。相当于“假使”、“即使”等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6:35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