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彻 chè 徹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左边是“鬲”,指炊具;右边是“又”,即“手”。合起来,手拿炊具,表示撤去。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。小篆左边加“彳”,表示行动;中间“鬲”讹变成“育”; 右边“又”讹变成“攴”。《说文》:“徹……从彳,从攴,从育。”罗振玉《增订殷虚书契考释》:“此从鬲从又,象手象鬲之形,盖食毕而撤去之。许书之𢖉从攴,殆从又之矣。卒食之撤,乃本义。”“彻”的本义是“撤除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撤除、撤销。动词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诸侯相见(而且即使是诸侯相见),军卫不彻 (军队的守卫也不加撤除),警也 (这就是警惕)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曾子养曾晢(曾子供养父亲曾晢),必有酒肉 (每餐必定准备酒肉);将彻 (吃完撤下时),必请所与 (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)。”

②由“撤除”引申为“拆毁”、“毁坏”。动词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彻我墙屋(反而拆毁我墙屋),四卒汗莱 (满田泥草我难治)。”《楚辞·天问》:“何令彻彼岐社(为什么又让他毁弃岐社),命有殷国 (承受天命而占有殷商)?”

③由“撤除”引申为“通”、“透”、“穿过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(潘尪的儿子党和养由基把皮甲重叠而射它),彻七札焉(穿透了七层)。”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:“日光下彻 (太阳光直射到水底),影布石上(鱼儿的影子映在石底上),佁然不动 (呆呆地一动不动)。”现作“通”、“透”。如:彻夜(通宵); 冷风彻骨。

④由“通”又引申为“遍”、“完全”。副词。《镜花缘》第一回:“紫气毫光、彻 (遍) 于天地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二回:“你这弼马温,彻 (完全) 是个急猴子!”

⑤由“通”又引申为“尽”、“终了”。动词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自经丧乱少睡眠 (想我自从变乱以来就很少睡眠),长夜沾湿何由彻(漫长的夜晚湿漉漉地,怎样才能挨完)。”《警世通言·钱舍人题诗燕子楼》:“须臾弹彻韶音 (一会儿弹完了韶音),抱胡琴侍立 (抱着胡琴在一旁站着)。”

⑥由“通”又引申为“通达”、“通晓”。动词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若本固而功成(如果根基巩固又能事业成功),施遍而民阜 (施恩周遍而人民富有) 乃可矣长保民矣 (就可以长久地保有人民),其何事不彻 (那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呢)?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精于数学(精通数学),通天彻地(透彻天文,通晓地理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7:44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