铭 míng 銘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边是“金”,这里指镂刻钟鼎金器;右边是“名”,表声。钮树玉“新附考”:“铭,通作名,其加金旁者,盖涉题勒钟鼎也。”小篆与金文相似。《说文新附》:“铭,记也。从金,名声。”“铭”的本义是“镂刻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镂刻、记载。动词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先王欲昭其全德之致远(先王为了昭明天朝具有使远方归服的美德),以示后人(用来告诉后人),使永监焉(使永远能看到),故铭其栝曰“肃慎氏之贡矢”(就在箭的末端刻上‘肃慎氏进贡的箭矢’),以分大姬(把它分给大姬)。”
②由“镂刻”引申指古代“铸、刻在器物上的文字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夫鼎有铭(祭祀用的鼎上通常都铸、刻有文字)。铭者(鼎上铸、刻文字),自名也(就是要自己立名)。”现如:墓志铭;座右铭。
③由“铸、刻在器物上的文字”引申为“铭记”、“永志不忘”。动词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铭心立报(铭记在心,决心报答),永失无贰(永远没有贰心)。”现如:铭感不忘;铭心刻骨。
④由“铸、刻在器物上的文字”又引申指“文体的一种”。名词。徐师曾《文体明辨序说·铭》:“考诸夏商鼎彝尊卣盤匜之属(考察夏代、商代的鼎、彝、尊、卣、盤、匜类器物),莫不有铭(没有一种没有铭文),而文多残缺(可是文字大多残缺)。”金农《冬心斋砚铭·自序》:“文章之体不一(文章的文体不止一种),而铭为最古(而铭文最为古老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