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兵 bīng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上部是一把弯柄的大斧头,下部是两只手。连起来,双手举斧,用以表示兵器。金文和小篆均双手举斧形。《说文》:“兵,械也。从廾,持斤,并力之皃。”“兵”的本义指“兵器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兵器。名词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古之兵 (古时候的兵器),戈、矛、弓、矢而已矣(只有戈、矛、弓、箭罢了)。”现如:兵不血刃。

②由“兵器”引申指“持兵器的人”,即“军队”、“士兵”。名词。《孙子·谋攻》:“不战而屈人之兵(不交战而使敌军屈服),善之善者也(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)。”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得选兵八万人(终能选得士兵八万人),进兵击秦军(出兵进攻秦军),秦军解去 (秦解围离去)。”现如:官兵;步兵;航空兵;兵民是胜利之本。

③由“军队”引申指“军事”、“战争”。名词。《孙子·计》:“兵者(战争),国之大事也(是国家的头等大事)。”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兵旱相乘(战争旱灾都来侵袭),天下大屈 (国家财富十分缺乏)。”现如:兵荒马乱;兵连祸结。

④由“战争”引申为“战斗”。名词或动词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赵四战之国也(赵国是四面作战的国家),其民习兵(百姓都娴习战斗)。”《论衡·吉验》:“单于怪之(单于感觉奇怪),以为神而收长(认为昆莫神奇就收养了他)。及壮(等到了壮年),使兵 (让他领兵战斗),数有功 (多次立功)。”

⑤由“战斗”引申为“杀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孔丘以公退(孔丘带着定公退出),曰 (说):‘士,兵之(战士们,拿起武器杀上去)’。”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左右欲兵之(武王左右的人想杀掉伯夷、叔齐)。”

⑥由“杀”引申指“古称为国战死的人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死寇曰兵(与敌寇战斗而死的称为“兵”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4:43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