诟 gòu 詬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边是“言”,原指说话,这里指怒骂;右边是“后”,表声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玉篇·言部》:“诟,骂也。”“诟”的本义是“怒骂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怒骂。动词。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曹人诟之(曹国人辱骂他),不行(他就停下不走)。”
②由“怒骂”引申为“耻辱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(美玉隐匿有斑痕),国君含诟(国君忍受着耻辱),天之道也(这是上天的常道)。”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行莫丑于辱先(行为没有比辱没先人更丑),诟莫大于宫刑(耻辱没有比受宫刑更大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