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木 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像一棵树,上部是树头,下部是树根,中间一竖是树干。金文与甲骨文同。小篆把甲骨文和金文表树冠、树根的直笔变成了曲笔。王筠《说文释例》:“木固全体象形字也。|像榦,上扬者枝叶,下注者根株。”“木”的本义是“树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树,木本植物的通称。名词。《韩非子·亡征》:“然木虽蠹(然而树虽遭虫蛀蚀了),无疾风不折(没有狂风是不会折断的)。”现引申为“木本的”。形容词。如:木棉;木芙蓉。

②由“树”引申为“树叶”。名词。杜甫《登高》:“无边落木纷纷下(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扬扬萧萧飘下),不尽长江滚滚来(奔流不尽的长江一浪跟着一浪滚滚而来)。”

③由“树”又引申为“木材”、“木料”。名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故木受绳则直(所以木材经过墨斗画线加工后便变直了),金就砺则利 (金属刀剑经过磨刀石磨过之后就锋利了)。”现如:杉木;枣木。

④由“木材”引申为“木制的器物”。名词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为外刑者(施加皮肉之刑的),金与木也(不外乎是金属或木质的刑具)。”现如:木器;木犁。

⑤由“木材”又引申为“棺材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我二十五年矣(我二十五岁了),又如是而嫁(又再过这些年而出嫁),则就木焉(那我就要进棺材了)。”现如:棺木;寿木。

⑥由“木材”又引申为“质朴”、“朴素”。形容词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刚、毅、木、讷近仁(刚强、果断、质朴、言语谦谨的人,接近于仁德)。’”

⑦因树木立在那里本身是不动的,所以由“树”又引申为“呆”、“楞”。形容词。《聊斋志异·莲花公主》:“生睹之(窦生一见到她),神情摇动(就心摇情动),木坐凝思(呆呆地坐在那里沉思幻想起来)。”现如:木头木脑。

⑧由“呆”、“楞”引申为“麻木”。形容词。《红楼梦》第十一回:“贾瑞听了,身上已木(麻木) 了半边。”现如:手脚冻木了;舌头发木。

⑨借作八音之一。名词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师》:“皆播之以八音(都播八种音乐):‘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(钟、磬、埙、鼓、琴、柷、笙、箫)。’”

⑩借作五行之一。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“木”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19:23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