苑 yuàn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部是“草”,这里指植草木养禽兽的地方;下部是“夗”,表声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苑,所以养禽兽也。从草,夗声。”“苑”的本义指“植草木养禽兽的地方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植草木养禽兽的地方。后来引申多指“帝王游猎的场所”。又引申泛指“园林”。名词。《吕氏春秋·重己》:“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(先前的圣人建造苑囿园池),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(足以供游玩活动罢了)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诸故秦苑囿园池(各地旧时秦的苑囿园池),皆令人得田之(都开放,令人得在其地上种田)。”
②由“园林”引申为“枯萎”、“病”。动词。《淮南子·俶真》:“是故形伤于塞暑燥泾之虐者(因此,身体被寒暑燥湿所伤的人),形苑而神壮(身体枯瘦,但精神健在)。”又《本经》:“故闭四关则身无虑(所以闭塞眼、耳、口、心四道关口,人就没有忧虑),百节莫苑(周身经脉就不会萎缩生病)。”
③由“植草木养禽兽的地方”又引申指“会集地”。多指学术、文艺的中心。名词。如:翰苑;文苑;画苑;艺苑;棋苑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