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善 shàn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像羊头形。古人把羊视为美好、吉祥物。小篆在“羊”下加二“言”,表示美言为善。隶变后作善。《说文》:“善,吉也。从誩,从羊。”“善”的本义是“吉祥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吉祥、美好。形容词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(孔子谈论《韶》乐时说):‘尽美矣(声调优美极了),又尽善矣(内容也好极了)。’谓《武》(在谈论《武》乐时说):‘尽美矣(声调优美极了),未尽善也(但内容却不够完美)。’”

②由“吉祥”、“美好”引申指“善行”、“善人”。名词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举善而教不能(举用善人而教育能力差的人),则劝(他们就会相互鼓励)。”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刑过不避大臣(惩罚罪过不回避权贵大臣),赏善不遗匹夫(奖赏善行不遗漏普通民众)。”现如:与人为善。

③由“善行”引申为“正确”。形容词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善政(正确的政治),民畏之(百姓敬畏他);善教(正确的教育),民爱之(百姓喜爱它)。善政得民财(正确的政治获得人民的财产),善教得民心(正确的教育获得人民的心)。”

④由“正确”引申为“高明”、“巧”。形容词。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入水而憎濡(又要下水,又怕沾湿),怀臭而求芳(怀揣着臭草,却去寻找芳草),虽善者弗能为工(即使是巧手,也不能做得很好)。”《论衡·逢遇》:“吹籁工为善声(又如吹籁的人,演奏高明的乐曲),因越王不喜(因为越王不喜欢),更为野声(改为民间小调),越王大说(越王却十分高兴)。”现如:善策。

⑤由“高明”引申为“擅长”、“善于”。动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君子生非异也(君子的生性并不是与别人不同),善假于物也(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客观事物罢了)。”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故善用兵者(因而,擅长于用兵的人),避其锐气(总是避开敌人的锐气),击其惰归(攻其敌人惰气、归气)。”现如:勇敢善战;能歌善舞;循循善诱。

⑥由“擅长”引申为“做好”、“处理好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工欲善其事(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),必先利其器(一定首先要把工具磨锋利)。’”

⑦由“做好”引申为“妥当地”、“好好地”。形容词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闵子骞曰(闵子骞对来人说):‘善为我辞焉(好好地为我辞掉吧)! 如有复我者(如果再有人来找我),则吾必在汶上(那我一定会跑到汶水那边去的)。’”旧如:善为说辞。

⑧由“擅长”又引申为“容易”、“多”。形容词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庆氏之马善惊(庆氏的马容易受惊跳跃奔跑)。士皆释甲束马(甲士都解甲系马)。”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这数联中,不是有那‘叔宝多疑’对那‘长卿善(多)病’么?”现如:善变;善疑;多愁善感。

⑨由“善行”又引申为“和善”、“慈善”。形容词。《管子·心术下》:“善气迎人(和气迎人),亲如弟兄(相亲如同兄弟);恶气迎人(恶气迎人),害于戈兵(相害如同刀兵)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四回:“自从嫁得你哥哥,吃他忒善(慈善)了,被人欺负。”

⑩由“和善”引申为“友好”、“亲善”。形容词或动词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亲仁善邻(亲近仁义,亲善邻国),国之宝也(这是国家的重要措施)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左尹项伯者(楚国有个左尹叫项伯的),项羽季父也(是项羽的叔父),素善留侯张良(平时跟留侯张良相好)。”现作“交好”。如:友善。现引申为“熟习”。如:面善。

⑪由“美好”又引申为“喜爱”、“认为好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其所善者(他们认为好的),吾则行之(我就推行它);其所恶者(他们所讨厌的),吾则改之(我就改掉它)。”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亦余心之所善兮(这是我心中喜爱的东西啊),虽九死其犹未悔(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)。”

⑫由“喜爱”引申为表示赞叹的“好”。语气词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孺子善哉“(孺子好啊)!吾有望矣(我有希望了)。”《列子·汤问》:“钟子期曰(钟子期说):‘善哉峨峨兮若泰山(好啊!仿佛巍峨的泰山就在眼前)!’”

⑬由“认为好”引申为表示同意的应答之词“好”。语气词。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孟献子曰(孟献子说):‘请城虎牢以偪郑(请在虎牢筑城以逼迫郑国)。’知武子曰(知武子说):‘善(好)。’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2:43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