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纯 chún 純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和早期金文像草木长出地面形,是“屯”的本字,原表示初生的艰难;这里借指“蚕丝”。晚期金文和篆字左边加“糸”,从而变成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纯,丝也。从糸,屯声。”“纯”的本义指“蚕丝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蚕丝。名词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麻冕(麻布礼帽),礼也(这是符合礼仪的);今也纯,俭(现在都采用丝,更俭省些);吾从众(我同意大家的做法)’。”

②由“蚕丝”引申为“纯正”、“不含杂质”。形容词。《易·乾》:“大哉乾乎(伟大啊乾卦),刚健中正(它是刚强,强健,居中,守正),纯粹精也(纯粹而不混杂的)。”《淮南子·本性》:“玉生于石(玉产于石),有纯有驳(有不含杂质的,也有含杂质的)。”现如:纯兰;纯红;纯洁;纯钢。

③由“纯正”引申为“质朴”、“无雕饰”。形容词。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总要举凡(如果只是提纲挈领),而语言剖判纯朴(而不详尽分析事物的无雕饰的本来面目),靡散大宗(剖析事物的本原),惧为人之惽惽然弗能知也(就担心人们糊里糊涂地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)。”

④由“纯正”又引申为“至善至美”。形容词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告幽全之物者(用于祭祀的牲畜),贵纯之道也(最看重的是体质健壮,表里皆美)。”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故君子之容(所以君子的仪容风范),纯乎其若钟山之玉(就像昆仑山的玉石一样美好)。”

⑤由“至善至美”引申为“大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周颂·维天之命》:“于乎不显(啊,这岂不是光明么)!文王之德之纯(文王之德多博大)。”

⑥由“至善至美”又引申为“和谐”。形容词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乐其可知也(演奏的过程是可以知道的);始作(开始演奏时),翕如也(合奏轰鸣);从之(接着),纯如也(音调和谐委婉)。”现引申为“熟练”。如:纯熟;功夫不纯。

⑦由“蚕丝”又引申为“包”、“捆”、“缠”。读作tún。动词。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“野有死鹿(荒郊地里有死鹿),白茅纯束(白茅搓绳捆扎它)。”

⑧因“蚕丝”可作丝织品,所以又引申作量词。“匹”。读作tún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乃以文绣千纯(因此,便以一千匹华美的布帛),妇女百人遗义渠君(一百个漂亮的妇女赠送给义渠君)。”

⑨虚化作副词。相当于“皆”、“都”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22:58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