粪 fèn 糞;甲骨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双手拿帚执箕,扫除脏土之形。小篆将箕上之点讹变成“米”,仍指秽物。《说文》:“粪,弃除也。”“粪”的本义是“扫除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扫除。动词。《荀子·强国》:“堂上不粪(堂上的脏物都不扫除),则郊草不芸(那么郊外的野草也不会去耕芸。芸:除草)。”
②因扫除的是脏物,所以引申指“粪便”。名词。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:“其美与蚕矢熟粪同(它的优点和蚕屎、发酵粪便一样)。”现如:人粪;畜粪;牛羊粪等。
③由“粪便”引申为“施粪”、“施肥”。动词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:“一亩之稼(同一亩地的庄稼),则粪溉者先芽(进行了施肥灌溉的就先发芽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