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迹 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上部左边是“彳”,表示行走;右边是“朿”,指木芒,可刺出形迹;下部是“止”,即脚。合起来,表示行走的脚印。小篆将“朿”变作“”,后隶变作“亦”。《说文》:“迹,步处也。从辵,亦声。”“迹”的本义指“脚印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脚印。名词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今子之所言(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),犹迹也(就好像是足迹)。夫迹(足迹),履之所出(是脚踩出来),而迹岂履哉(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吗)?”现如:足迹;兽蹄鸟迹。

②由“脚印”引申为“行迹”、“行踪”。名词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求介子之所存兮(寻求介子推所在的地方啊),见伯夷之放迹(找找古贤人伯夷的行迹)。”《吕氏春秋·必已》:“不若相与追而杀之(不如一块儿追去杀了他),以灭其迹(灭了他的踪迹)。”现如:行迹;踪迹。

③由“行迹”引申为“追踪”、“寻迹”。动词。《汉书·季布传》:“汉求将军急(大汉急于寻求将军),迹且至臣家(寻踪找到我家)。”《聊斋志异·种梨》:“又细视车上一靶亡(细看车上还丢失了把手),是新凿者(上面有新的断痕),心大愤恨(心里非常愤恨),急迹之(急忙去追踪道士)。”

④由“追踪”引申为“考核”、“推究”。动词。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迹其行(考核他的行为),察其所能而慎予官(察看他的长处,然后才谨慎地给他官做)。”

⑤由“脚印”又引申为“形迹”、“痕迹”。名词。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(人的虚实真假在于心),无不见乎迹(没有看不见形迹的)。”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一七:“用笔极新细(用笔很新奇细),殆不见墨迹(几乎看不到墨的痕迹)。”现如:遗迹;古迹;迹象。

⑥因事业是一步一步做成的,所以由“脚印”又引申为“业绩”、“事迹”。名词。《书·武成》:“至于大王(到了太王),肇基王迹(这些治与乱、兴与亡的事迹),为人君者(做人君的),可以鉴矣(可以很好借鉴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9 18:40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