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迟 chí 遲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左边是“彳”,有行走意,这里表示缓慢行走;右边是“尼”,表声。金文左下部加“止”,右上部讹变作“”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迟,徐行也。从辵,犀声。”“迟”的本义是“徐行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徐行。形容词。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行道迟迟(被赶出门步子慢),中心有违(心中有恨气难散)。”

②由“徐行”引申为“缓慢”。形容词。《古诗·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三日断五匹(三日织成了布五匹),大人故嫌迟(婆婆还是嫌我织得慢)。”现如:行动迟。

③由“缓慢”引申为“晚”。与“早”相对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亡羊而补牢(跑了羊再修补羊圈),未为迟也(还不算晚)。”现如:迟到。

④由“缓慢”又引申为“犹豫”。形容词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寻声暗问弹者谁(顺着音乐的方向询问是谁在弹奏),琵琶声停欲语迟(琵琶声停后犹豫多时未回答)。”现如:迟疑。

⑤由“缓慢”又引申为“迟钝”。形容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袁绍虽有大志(袁绍虽然有远大的志向),而见事迟(但遇事反应迟钝)。”现如:心眼迟;心迟眼钝。

⑥由“缓慢”又引申为“久”。形容词。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迟日旷久(花费了很久的时间),积劳私门者得(为豪门权贵长期效劳的人能得利)。”

⑦由“徐行”又引申为“等待”。读作zhì。动词。《后汉书·孝章帝纪》:“朕思迟直士(我思念期待着正直之士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7:44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