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原 yuán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上部的“厂”表示前檐突起的山崖;下部的“”像崖下边滴出的涓涓泉水。小篆将崖下边的泉水由一股变成了三股。隶变作原。《说文》:“原,谓水泉本也。”“原”的本义是“源泉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源泉、水源。后作“源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犹衣服之有冠冕(犹如衣服有冠冕),木水之有本原(树木流水有本源)。”《荀子·君道》:“原清(水源清澈),则流清(支流就清澈);原浊(水源浑浊),则流浊(支流也就浑浊)。”

②由“源泉”引申为“事物开始发生”、“起源”。后作“源”。动词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圣有所生(玄圣有他诞生的原因),王有所成(圣王也有他出现的根由),皆原于一(因为他们全都起源于宇宙万物本体混一的道)。”现如:探原。现引申为“未经加工的”。如:原料;原油。现又引申为“原来的”、“本来的”。如:原籍;放回原处。

③由“起源”引申为“原来”、“本来”。副词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二回:“贾母原(本来)没大病,不过是劳乏了,兼着了些凉。”

④由“水源”又引申为“根源”、“根本”。名词。《管子·水地》:“地者(地),万物之本原(是万物的本原),诸生之根菀也(是一切生命的植根之处)。”《吕氏春秋·异用》:“万物不同(万物不相同),而用之于人异也(用于不同的人它的作用也不同),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(这就是治乱存亡的根源)。”

⑤由“源泉”又引申为“推求本源”、“推究”。动词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易之为书也(《周易》作为一本书),原始要终(它推求事物的开始,探索事物的终了),以为质也(形成一个整体)。”

⑥借指“宽广平坦的地面”。名词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(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一样),不可向迩(不能面向,不能接近)。”现如:平原;高原;草原;星火燎原。

⑦因“宽广平坦的地面”含有“宽广”意,所以转引申为“原谅”、“赦免”。动词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(依才任职已经明确而后才是恕免或废除),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(恕免或废除已经明确而后才是是非)。”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:“其余党辈(其余党徒),原为平民(都赦罪为平民)。”现如:情有可原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26 8:29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