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 yú 漁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金文【字形及本义】
甲骨文像钓鱼形。金文像双手在水中捕鱼形。小篆变成左边是“水”,右边是鱼。《说文》:“渔,捕鱼也。”“渔”的本义指“捕鱼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捕鱼。动词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作结绳而为罔罟(把绳子结起来作成网),以佃以渔(用以去打猎和捕鱼)。”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见渔人(有人见到捕鱼人),乃大惊(十分惊讶)。”现如:渔船;渔业。
②由“捕鱼”引申为“捕鱼的人”。名词。刘孝威《秦和六月壬午应会诗》:“神心重丘壑(情思专注在山野),散步怀渔憔(散步也恋渔翁与樵夫)。”
③由“捕鱼”又引申为“侵占”、“掠夺”(财物)。动词。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夫废法度而好私议(君主废弃法度而喜欢私人的议论),则奸臣鬻权以约禄(那么奸臣就会卖弄权势来向民众索取俸禄),秩官三吏隐下而渔民(享用国家俸禄的官吏就会隐瞒下情而掠夺百姓)。”现如:从中渔利;渔肉百姓。
④由“侵占”引申为“猎取”(女色)。动词。《礼记·坊记》:“诸侯不下渔色(诸侯不应该在自己的臣民中挑选美女为妻妾),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(因此,君子远离美色,为民众做榜样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