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幽 yōu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上面是“𢆶”,微小意,表示看不清楚;下面是“火”,用以照明。合起来表示昏暗。金文下部讹变成“山”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小尔雅·广诂》:“幽,冥也。”《玉篇·𢆶部》:“幽,不明也。”“幽”的本义是“昏暗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昏暗。形容词。《商君书·禁使》:“今夫幽夜(在那昏暗的夜晚),山陵之大(山陵那么大),而娄离不见(但视力极好的娄离也看不见)。”现如:幽林;幽室。引申指旧迷信的人所谓“阴间”。如:幽灵。

②由“昏暗”引申为“隐蔽”。形容词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上幽险则下渐诈矣(君主隐蔽阴险,臣民就欺诈作伪),上偏曲则下比周矣(君主偏私不公,臣民就互相勾结,结党营私)。”

③由“隐蔽”引申为“退隐”、“潜藏”。动词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管仲,其鄙人之贾人也(管仲,他曾经是鄙人那地的商贩),南阳之弊幽(在南阳时隐身苟活)。”陶潜《命子》:“凤隐于林(像凤凰居住在树林),幽人在丘(退隐的陶氏也居住在深壑山丘)。”现作“潜藏”。如:幽居;幽会。

④由“隐蔽”又引申为“幽静、隐蔽的地方”。名词。《管子·形势》:“虎豹托幽(虎豹凭借幽静隐蔽的地方),而威可载也(才可以保持威力)。”

⑤由“幽静隐蔽的地方”引申为“恬静”、“清静”。形容词。张华《情诗》:“清风动帷簾(清风吹动帷簾),晨月照幽房(晨月照进恬静的秀房)。”杜甫《题张氏隐居》:“春山无伴独相求(春山没有伴,独有张氏相寻求),伐木丁丁山更幽(山中一片宁静,只有那砍伐树木的叮叮声显得春山更清幽)。”

⑥由“恬静”引申为“高雅”、“闲适”。形容词。汤显祖《牡丹亭·回生》:“小姐端然在此,异香袭人,幽姿(高雅的姿容)如故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都是栽的花木,映着月色,异常幽秀(十分闲适秀丽)。”现如:幽美;幽雅。

⑦由“幽静的地方”又引申为“囚禁”、“关闭”。动词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官人失要则死(官吏失职严重,则处以死刑),公侯失礼则幽(三公和诸侯违背礼法则处以囚禁)。”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身幽囹圄之中(身被囚禁在监狱里)。”

⑧由“隐蔽”又引申为“深”、“深远的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(它们从深谷飞出来),迁于乔木(飞来聚在高树上)。”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是谷也(这盘谷),宅幽而势阻(位置深幽,地势险阻)。”现作“深”。如:幽谷。

⑨由“深远的”引申为“深沉的”、“郁结的”。形容词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故忧愁幽思而作《离骚》(所以忧愁苦闷,沉郁深思,写成了《离骚》)。”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别有幽愁暗恨生(停顿中却含着另一种幽愁暗恨),此时无声胜有声(此时的无声更胜过有声)。”

⑩由“昏暗”又引申为“微弱”。形容词。《史记·乐书》:“奋疾而不拔(动作虽然矫健威猛,但不失其节度,不会有人倾倒跌倒),极幽而不隐(歌者极尽其歌声的微细,而节奏依然分明)。”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夜久语声绝(夜深了,说话的声音没有了),如闻泣幽咽(但还好像听到有人在低低地悲泣着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9 15:02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