湎 miǎn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边是“水”,这里指酒;右边是一面向酒跪立并伸手取酒的人形。合起来表示沉湎于酒。小篆将“人”变作“面”。《说文》:“湎,沉于酒也。从水,面声。”“湎”的本义是“沉迷于酒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沉迷于酒。动词。《书·酒诰》:“罔敢湎于酒(没有人敢酣乐在酒中)。”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纣沉湎于酒(纣王沉迷于酒),妇女是用(听信妇人的话)。”
②由“沉迷于酒”引申泛指“沉迷”、“迷恋”。动词。《墨子·鲁问》:“国家熹音湛湎(如果国沉迷于音乐和酒),则语之非乐,非命(就要对他讲‘非乐’、‘非命’的道理)。”袁宏道《叙小修诗》:“沉湎嬉戏(沉迷于玩耍游戏),不知樽节(不懂得节制饮酒),故常病(所以常病)。”旧如:沉湎酒色。
③由“沉迷”引申为“放纵”、“散漫无节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蛮夷戎狄(蛮夷戎狄),不弍王命(不遵奉天子的命令),淫湎毁常(淫乱放纵,败坏天子的制度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