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引 yǐn 甲骨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左边是一只“弓”,“弓”上已搭上一支箭。小篆把箭变作一竖放在右边。《说文》:“引,开弓也。从弓、|。”“引”的本义是“开弓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开弓。动词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引而不发(君子拉开弓,但是不发箭),跃如也(作出跃跃欲射的样子)。”

②由“开弓”引申为“拉”、“牵挽”。动词。《韩非子·人主》:“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(马之所以能负重拉车走很远的路),以筋力也(是靠了筋力)。”

③由“拉”引申为“延长”、“伸长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我君景公(我们的国君景公),引领西望(伸着脖子望着西边)。”

④由“牵挽”引申为“带领”、“引导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(项羽带领大军西进,屠杀咸阳居民)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 (西门豹就动员民众开凿了十二条渠道),引河水灌民田 (把漳河水引导进来灌溉农民的田地)。”现如:引路。

⑤由“引导”引申为“选拔”。动词。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“晋氏中兴(东晋中兴),唯明帝崇才(只有晋明帝看重文才),以温峤文清 (因为温峤的文辞清新),故引入中书(所以选拔到中书省)。”

⑥由“选拔”引申为“引用”。《文心雕龙·事类》:“虽引古事 (虽然引用故事),而莫取旧辞(却没有采用原文)。”现如:引书;引证。

⑦由“引导”又引申为“招引”、“召请”。动词。《管子·任法》:“黄帝之治天下也(黄帝治理天下),其民不引而来(人民不用招引就来)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乃设九宾礼于庭(就在殿庭上设隆重的九宾大礼),引赵使者蔺相如(召请赵国的使臣蔺相如)。”现如:引狼入室。

⑧由“牵挽”又引申为“出殡时牵引灵车的绳子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吊于葬者必执引 (吊唁安葬死者一定要手执灵车的绳子)。”旧如:发引 (出殡)。

⑨由“开弓”又引申为“拿”、“取过来”。动词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读书欲睡(〔苏秦〕读到困倦欲睡时),引锥自刺其股(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)。流血至足(鲜血直流到脚跟)。”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引壶觞以自酌(取来杯壶自斟自酌),眄庭柯以怡颜(顾盼着庭中的树木,不禁浮现了笑容)。”

⑩由“取过来”引申为“争夺”。动词。《管子·五辅》:“上下交引而不和同 (上下互相争利而不协调),故处不安而动不威(所以生活不安定而举事没有威力)。”

⑪由“取过来”又引申为“自动承受(罪责)”。动词。《论衡·齐世》:“事至复考(这件案子到朝廷复查的时候),英引罪自予 (孟英把罪过归于自己)。”现如:引咎自责。

⑫因“开弓”要将弓弦向后拉,所以又引申为“后退”、“退避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且引且战(他们一边撤退,一边抵抗),连斗八日 (接连奋战了八天)。”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引蔽驴后(退却躲避到驴后),便旋而走(围着驴转圆圈跑)。”现如:引退;引避。

⑬借作“量具”。名词。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用竹为引 (用竹作量具),高一分(高一分),广六分(宽六分),长十丈(长十丈)。”

⑭由“量具”引申作量词。长度单位。古以十丈为一引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:“十尺为丈,十丈为引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7:44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