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 cái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中是初生的草木,上面一横表土地。连起来像草木的嫩芽刚刚出土,枝叶尚未长出地面。古人以物喻人,表示人像草木一样,初生时即具有一定能力。金文与甲骨文相似。小篆变得不象形了。《说文》:“才,草木之初也。从|上贯一,将生枝叶。一,地也。”“才”的本义是“才能”、“才智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才能、才智。名词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任人之才(凭着个人的才智),难以至治(是难得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的)。”范晔《张衡传》:“虽才高于世(虽然他才能超过社会上的一般人),而无骄尚之情(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)。”现如:口才;干才;多才多艺。
②由“才能”引申为“有才能的人”。名词。曹操《求贤令》:“唯才是举(推举有才能的人),吾得而用之(我得到了他就任用他)。”
③由“有才能的人”引申为“某类人”。名词。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(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待天下奇才)。”现如:奴才;将才;栋梁之才。
④由“才能”又引申为“才质”、“本性”。名词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富岁子弟多赖(丰收年成年轻人产生懒惰的多),凶岁子弟多暴(灾荒年成年轻人产生凶暴的多),非天之降才尔殊也(这不是上天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本性)。”现如:天才。
⑤虚化作副词。相当于“刚刚”、“方才”、“只”、“仅”等。现如:昨天才来;来了才两天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