虔 qián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上面是虎头轮廓形,指行走的虎;下面是“文”,指“斑纹”,兼表声。合起来表示虎行貌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虔,虎行皃。从虍,文声。”“虔”的本义是“虎行貌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虎行貌。形容词。《说文·虍部》:“虔,虎行貌。”
②由“虎行貌”引申为“杀害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芟夷我农功(抢割我国庄稼),虔刘我边陲(杀害我国边疆人民)。”
③由“杀害”引申为“劫掠”、“夺取”。动词。《书·吕刑》:“罔不寇贼(无不寇掠贼害),鸱义奸宄(冒没不正,内外作乱),夺攘矫虔(争夺窃盗,诈骗强取)。”
④借作“恭敬而有诚意”。形容词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虔卜于先也(这是在先君的神主前虔诚占卜)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薛姨妈笑道:‘果然如此,算我的孝心虔(虔诚)了。’”现如:虔诚;虔敬;虔心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