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 yì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左上是“手”,右边是“人”,像用手按人使其长跪形。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。小篆后又在左边加一只手,表示两手按。商承祚《殷虚文字类编》:“卜辞字从爪从人跽,像手抑人而使之跽。”“抑”的本义是“按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按、按压。动词。《老子》第七十七章:“高者抑之(高了就把它按低一点),下者举之(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)。”《吕氏春秋·适威》:“若玺之于涂也(就像把玉玺印打在封泥上一样),抑之方则方(用方形的按压就成方),抑之圆则圆 (用圆形的按压就成圆)。”
②由“按压”引申为“压抑”、“抑制”。动词。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情沈抑而不达兮(心情沉闷压抑感情不能抒发啊),又蔽而莫之白也(思想不能敞开语言难以表达)。”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故抑天下物(因此平抑天下的物价),名曰‘平准’ (称之为‘平准’)。”现作“控制”。如:抑制。
③由“压抑”引申为“遏止”、“堵塞”。动词。《荀子·成相》:“禹有功(禹有大功),抑下鸿 (遏制洪水流江海),辟除民害逐共工(清除民害,驱逐了共工)。”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(于是乘胜追秦军直到函谷关),抑秦兵(遏止秦军),秦兵不敢出 (使秦军不敢再出关来)。”
④由“抑制”引申为“贬”。动词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教之《春秋》(教他读记载天时人事的历史典籍),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 (让他懂得褒善贬恶的道理),以戒劝其他(来劝诫他的心)。”
⑤由“贬”引申为“冤屈”。动词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及断狱之日(到判决案子那天),叔鱼抑邢侯(叔鱼冤屈邢侯),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(邢侯气愤之下,在公堂上杀了叔鱼与雍子)。”
⑥由“按压”又引申为“俯”。动词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下》:“公曰(景公说):‘昔仲父之霸何如 (过去管仲佐先君桓公称霸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)?’晏子抑首而不对(晏子俯下头不回答)。”
⑦虚化作副词、连词、助词。相当于“难道”、“也许”; “而且”、“还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只是”、“不过”、“虽然”、“就”等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