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卒  甲骨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和小篆都是在“衣”字上加一种标记符号“”或“”,用以表示这种衣服是“卒”。《说文》:“卒,隶人给事者衣为卒。卒,衣有题识者。”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衣部》:“本训当为衣名,因即命箸此衣之人为卒也。”衣上著有标记,以区别于常人。所以,“卒”的本义是“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。名词。《说文·衣部》:“卒,隶人给事者衣为卒。卒,衣有题识者。”

②由“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”引申指古代供驱遣“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”。名词。《玉篇·衣部》:“卒,隶人给事也。”

③由“从事劳役的奴隶”引申为“对低级差役的称呼”。役卒。名词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(发动几万役卒挖凿漕渠),三岁而通(三年完成)。”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涕泣谋于禁卒(哭着向管理监狱的狱卒商量恳求)。”

④由“役卒”引申指“步兵”。泛指“士兵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大叔完聚(大叔整治城郭,积聚粮食),缮甲兵(修补装备武器),具卒乘(充实步兵车兵),将袭郑(准备袭击都城)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宪宗元和十二年》:“守城者皆羸老之卒(守卫蔡州城的都是瘦弱年老的士兵)。”

⑤由“士兵”引申指“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一级组织名”。二十五人为卒,又一百人为卒。名词。《孙子·谋攻》:“全卒为上(使敌军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),破卒次之(击破敌卒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的策略)。”

⑥因“士兵”作战是有死亡的,所以由“士兵”又引申为“死亡”。动词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死曰崩(天子死称作崩),诸侯死曰薨(诸侯死称作薨),大夫曰卒(大夫死称作卒)。”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年六十二(〔张衡〕终年六十二岁),永和四年卒(永和四年去世)。”现如:生卒年月。

⑦由“死亡”引申为“终”、“完毕”。动词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无衣无褐(粗衣短褐没一件),何以卒岁(怎么度完这一年)?”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语卒而单于大怒(话刚说完,单于十分愤怒)。”旧如:卒业。

⑧由“完毕”引申为“后”、“末后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又作《武》(又作《武》篇),其卒章曰(它的末后一章说):‘耆定尔功(得以巩固你的功业)。’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晋人有冯妇者(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),善搏虎(善于搏老虎),卒为善士(后来成为善良士人)。”

⑨由“完毕”虚化作副词。相当于“都”、“尽”、“终于”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19:23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