妥 tuǒ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左上部是一只手 (爪),右边是一跪着的妇女。连起来像用手按女使坐形。小篆将“手” (爪) 移到了女头上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甲骨文正会以手抑女使之止坐之意,引申有安定之义。”“妥”的本义为“安坐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“安坐”。动词。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以妥以侑(可以安坐劝饮酒),以介景福(可以助我得大福)。”
②由“安坐”引申为“安定”、“安稳”。形容词。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:“北州以妥(北州稳定)。”杜甫《故司徒李光弼》:“拥兵镇河汴(派大兵镇守河汴),千里初妥贴(千里之地刚刚得到安定)。”
③由“安坐”引申为“安置”。动词。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·福建》:“议设公署营房(商议设立公署营房),以妥官兵(以安置官兵)。”
④由“安坐”又引申为“落”、“垂”。动词。杜甫《重过何氏》:“落妥莺捎蝶(黄莺掠蝶带花落),溪喧獭趁鱼(河獭捕鱼逐溪喧)。”
⑤由“安坐”又引申为“合适”、“适当”。形容词。如:妥当;妥为保存;已经商量妥了。现又引申为“齐备”。如:事已办妥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