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长 cháng zhǎng 長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像一长发老人,用以表示年长。金文和小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像人长发之形。”“长”的本义指“年纪大的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年纪大的、排行在前的。与“幼”相对。读作zhǎng。形容词。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:“长子维行(长子有德已早死。长子:指伯邑考),笃生武王(因为德厚又生了武王)。”韩愈《师说》:“是故无贵无贱(所以无论是高贵的,还是低贱的),无长无少(无论是年纪大的,还是年纪小的),道之所存(道理在谁那里),师之所存也(谁就是老师)。”现如:长辈;长兄;长孙。

②由“排行在前的”引申为“首领”。读作zhǎng。名词。《尚书·益稷》:“咸建五长(全部建立了管理五个诸侯国的方伯首领)。”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以三保勇而多艺(因为冯三保勇敢而且会多种武艺),推为长(大家推举他出来作头领)。”秦汉时,特指“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”。《后汉书·虞羽传》:“诩为朝歌长(虞诩做了朝歌县的长官)。”现指“主持人”、“负责人”。如:校长;省长;师长。

③因在初文中,长发老人的长发含有“生长”意,所以引申为“生长”、“滋长”、“增长”。读作zhǎng。动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予助苗长矣(我帮助禾苗生长了)。”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粟米布帛生于地(粟米布帛产于土地),长于时(生长要靠天时),聚于力(聚集交易要靠人力),非可一日成也(不是短时期所能完成的)。”《礼记·学记》:“长善而救其失者也(增长美好的德行,而挽救他的过失)。”现作“生长”。如:庄稼长得很好;树木长得很茂盛。

④由物的生长引申指人的成长。读作zhǎng。动词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幼而不孙弟(小时不懂礼节),长而无述焉 (长大了毫无贡献),老而不死(老了白吃粮),是为贼(不是好东西)。”

⑤由“成长”引申为“抚养”。读作zhǎng。动词。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(父亲啊,养活我),母兮鞠我(母亲啊生了我),拊我畜我(抚爱我,扶持我),长我育我(抚养我,教育我)。”

⑥由“增长”引申为“剩余”、“多余”。读作zhǎng。形容词。黄宗羲《申自然传》:“匡床布被之外(除了床和铺盖衣服),更无长物(另外就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了)。”

⑦因在初文中,长发老人的发长,所以引申为长短的“长”,读cháng。形容词。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:“带长剑兮挟秦弓 (佩带着长剑啊拿着秦弓)。”《诗·鄘风·墙有茨》:“所可详也(如果一定要详述),言之长也(说出来话就长了)。”现用作“长度大”。如:这条路很长。又指“长度”。名词。如:这根板凳有三尺长。

⑧由长短的“长”又引申指“高”、“高大的”。读作cháng。形容词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宋无长木(宋国没有高大的树木)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身长八尺(身高八尺)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(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)。”

⑨由物体的“长”引申指时间长,“长久”、“永远”。形容词。读作cháng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况惊起而长嗟(突然惊醒起来,长长地叹息)。”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存者且偷生(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),死者长已矣 (死去的人是永远死去了)。”现如:来日方长;长远利益。

⑩由“长久”引申为“经常”。副词。读作cháng。王安石《书湖阴先生壁》:“茅檐长扫净无苔(茅檐下面经常扫得十分干净没有一点苔藓)。”

⑪由东西长短的“长”引申指人的“长处”、“专长”。读作cháng。名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敢问夫子恶乎长(冒昧地请问先生,您有什么专长)?”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以吾所长(用我们的长处),攻敌所短(去进攻敌人的短处)。”

⑫由“专长”引申为“擅长”。动词。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(西方人擅长用枪炮却不善于武术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10:04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