泅 qiú 甲骨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中间是“子”,即“人”;“子”的两边是河道。合起来像人浮游河中形。小篆变作左边是“水”,右边是“子”。后又将“子”变作“囚”,表声。《说文》:“汓,浮行水上也。从水,从子。……泅,汓或从囚声。”“泅”的本义是“游泳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游泳。动词。《列子·说符》:“杨子曰(杨朱说):‘人有滨河而居者(有个人住在河岸边),习于水(谙习水性),勇于泅(敢于游泳),操舟鬻渡(以撑船摆渡为业),利供百口(营利可供百人生活),裹粮就学者成徒(成批的人带着粮食来学习技术),而溺死者几半(但是溺水而死的却有将近一半)。本学泅不学溺(本来是学游泳,并不是溺水的),而利害如此(其结果获利的与受害的竟然是这样)。’”现如:泅渡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