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 xiǎn 甲骨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中间是“足(脚)”,外部四小点像水形。合起来表示脚在水中洗涤。小篆变成左边是“水”,右边是“先”。《说文》:“洗,洒足也。从水,先声。”“洗”的本义是“洗脚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洗脚。动词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足垢(脚脏了),燂汤请洗(请用温水洗脚)。”《论衡·讥日》:“洗去足垢(洗是除掉脚上的脏东西),盥去手垢(盥是除掉手上的脏东西),浴去身垢(浴是除掉身上的脏东西)。”
②由“洗脚”引申为“用水去掉污垢”。读xǐ。动词。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或献或酢(或献酒来或回敬),洗爵奠斝(洗杯敬酒客酬答)。”现如:洗涤;洗脸;洗衣服;一贫如洗。
③由“用水去掉污垢”引申为“洗雪”、“除去”。读作xǐ。动词。杜甫《凤凰台》:“再光中兴业(重新光复中兴大业),一洗苍生忧(一除百姓忧患)。”现如:洗冤;洗耻。现引申为“清除干净”。如:清洗。
④由“除去”引申为“抢光”、“杀尽”。读作xǐ。动词。华山《英雄的十月·窑洞阵地战》:“一九四二年二月间,武乡遭到了空前的血洗(杀尽)。”现如:洗劫;洗城;洗劫一空。
⑤由“用水去掉污垢”现又引申指“照相的显影定影”、“冲洗”。读作xǐ。动词。如:洗胶卷;洗相片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