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 cùn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是“手”形。小篆在手的下部左侧添一小横,指手部切脉的地方。《说文》:“人手卻(脚) 一寸动脉谓之寸。从又,从一。”“寸”的本义是“寸口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寸口。中医切脉,称离手掌一寸的手腕经脉部位为“寸口”,简称“寸”。名词。《难经》:“脉三部(切脉有三个部位):寸、关、尺(即:寸、关、尺)。”
②因“寸口”含有“距离”意,所以引申为“长度单位,十分为一寸”。量词。《商君书·靳令》:“四寸之管无当(四寸长的竹管如果没有底),必不满也(必然装不满)。”现如:十寸为一尺。
③因一寸的距离很短,所以又引申为“极短”、“极小”。形容词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璧(所以圣人不以一尺长的璧玉为贵),而重寸之阴 (而重视一寸的光阴),时难得而易失也(因为时机难得而易失掉)。”现如:寸阴;寸步;寸土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