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 tú 圖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外面是“囗”,像国邑;里面是“啚”,即“鄙”的初文,指边鄙。合起来表示地图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述林》:“依形求义,图当训地图……‘囗像国邑。’啚为鄙之初字……物具国邑,又有边鄙,非图而何哉?”“图”的本义是“地图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地图、版图。名词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(职方氏掌管天下的地图,并用它来管理天下的区域)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据九鼎(我们占有了九鼎宝器),按图籍(按照地图和户籍),挟天子以令天下(就可以控制周天子去向天下发号施令)。
②由“地图”引申为“描绘出或印出的形象”。名词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宋元君将画图(宋元公打算画几幅图画),众史皆至(众多的画师都赶来了),受揖而立(接受了旨意便在一旁恭敬地拱手站着)。”现如:图形;图像;图片;图纸;兰图;插图;美人图;设计图。
③由“描绘出的形象”引申为“绘画”、“描绘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昔夏之方有德也(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),远方图物(把远方的东西绘画成图像)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我记得他的模样,曾将他师徒画了一个影,图(描绘)了一个形,你可拿去。”
④由“描绘”引申为“思虑”、“谋划”。动词。《诗·小雅·棠棣》:“是究是图(既是深思又谋画),亶其然乎(岂有如此不相信)?”《韩非子·存韩》:“臣窃愿陛下之幸熟图之(我心里希望陛下能够再仔细考虑一下我的计策)。”现引申为“计谋”、“计划”。名词。如:良图;宏图。
⑤由“思虑”引申为“设法对付”、“谋取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不如早为之所(不如及早加以安排),无使滋蔓(不要让它各处蔓延)。蔓难图也(一经蔓延就难于对付了)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韩、魏从(只要韩国、魏国听从秦国),而天下可图也(那么天下就可以夺取了)。”现作“谋取”。如:图谋;唯利是图。
⑥由“思虑”又引申为“预料”、“料想到”。多用于否定。动词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(料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)。”《论衡·知实》:“人实难知(人和具体情况都很难预知),吉凶难图(吉凶也很难预料)。”
⑦由“地图”又引申指“河图”、简称“图”。以符命占验为主要内容的书。名词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河出图(黄河浮现出龙马所背的河图),洛出书(洛水浮现出神龟背上的书),圣人则之(圣人以之为准则,从而画出八卦,写出《尚书》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